January 30, 2009

回應:最精彩的一年,也是最辛苦的一年

blog幾百年沒更新,發生很多事情也過得忙錄。許多有趣的東西都沒啥閒暇紀錄,像是看了Radiohead, Nine Inch Nails(best ever!!), Maroon 5, Swell Season和差點看到Jane's Addiction的intimate gig. 此外意外和Gonzo Fiction的吉他手購入了一把二手PRS最後幾乎半買半送也實在該瞎扯一番。當然還有米國文化初體驗之Helloween、首次造訪紐約及和朋友去Big Bear Lake滑雪都相當值得紀錄。可惜現在電腦的視窗仍然是NX連到系上的工作站趕工著midterm前要繳交的project. orz






總之這篇的出現只是剛好讀到PTT的Brit-Pop前板主Pulp一篇有關台灣音樂場景的文章。既然被某對賢伉儷朋友說道"念書有這麼認真就好了"、"你是在寫論文嘛?" 所以想說索性紀錄一下自己的胡言亂語。充充板面也讓自己表現得好像還活著一般。

原文在此

“台灣的音樂場景開發仍然有限,語言隔閡和資訊不對的等差異仍隨處可見。幸福之處藉由網路發達樂迷不用像以往苦苦追著有限的資訊來源,好比搖滾客、破報、T-Mag、MCB或淘兒的專刊(PASS?) 但文化的發展和進步確實是需要時間,有時候急不得的。操之過急只會揠苗助長。

現在我們有張懸或盧廣仲在內這樣傑出的獨立藝人響亮發聲,只是怎麼說另類音樂仍是小眾,和主流市場仍有著明顯隔閡。在美國認識的朋友可以同時喜歡賈斯汀和Postal Service,或者是沒聽過Sonic Youth卻推薦我Rilo Kiley。(以上胡亂舉例只是對照台灣獨立樂迷一般品位/喜好/熟悉程度) 個人覺得,台灣聽眾"太過相信主流價值"的問題不只存在於檯面上愛來愛去的流行歌市場,獨立音樂界似乎也瀰漫這樣子的氛圍。

BTW一個人去欣賞藝人樂團演出,至少,在加州是相當不普遍的。只要觀察craiglist和一堆brokers/scalpers的網站就知道大部分黃牛票都是pair為單位在賣。老美把去聽concert和sprts game當做一個party/picnic的還是占多數。這是和pulp兄相較之下微不足到的數十場gig-goer的心得。”


PS: Nine Inch Nails好像被萬能的theleaf大哥請去台灣了,衝阿阿阿!